\
发布时间: 2025年08月05日 分类 :万古发现 文字来源:万古科技
最近新出台了一个最高人民法院的《劳动争议司法解释(二)》(2025年9月1日施行)立马引起了人力资源行业内的广泛讨论,大家都在琢磨着这个政策的出台是否标志着“缴纳社保”这件事,正式从“可协商地带”进入了“法律禁区”。因为新规明确了任何“不缴社保”的协议均为无效,劳动者可据此解除劳动合同并主张经济补偿(已经有成功案例)。那么面对着这个重要的变化,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可以为企业做点什么呢?在这个政策下,如果一位劳动者需要跨区域参保(在城市A(户口所在地)参保,在城市B工作又需要参保),以前可以协商不参保,那么以后又该如何处理?当存在一些社保强制缴纳的“例外”情形时,eHR系统是否有可能精准识别呢?新规实施后,HR软件又需要进行哪些核心能力的升级?本文我们就来基于万古科技的Vantop系统展开聊聊。
相关政策红线:根据《社会保险法》,同一时间段内禁止重复参加职工社保,全国联网系统将自动拦截并清退重复缴费(仅退个人账户金额,单位部分不退)。以下,便模拟几个典型场景并提供相关的HR软件解决方案:
1、异地参保员工本地入职
问题描述
员工在原籍已缴社保,拒绝停保并希望在本地叠加参保。
eHR系统应对建议
1)、员工入职环节强制上传《社保参保凭证》,eHR系统可自动校验参保状态;
2)、若员工异地参保未停,系统可锁定HR的增员操作,并及时触发预警,同步推送《停保操作指南》至员工端。
2、自由职业者多地流动
相关政策
2025年四川、广东等地取消灵活就业参保户籍限制,外省户籍凭居住证即可参保。
eHR系统支持
1)、识别参保人常住地/收入来源地,主动推荐参保方案(如长期定居上海者优先本地参保);
2)、(若地方政策支持)可主动对接地方社保平台(但是这些),为灵活就业者生成按日缴费方案,避免“漏缴即赔”风险。
先了解本次政策的法定豁免范围,即什么样的情况下,可以不用缴纳社保(非劳动关系场景):
● 实习生、退休返聘人员、个体承包方:无需缴纳职工社保;
● 新业态人员:可参加试点“职业伤害保险”(需要注意的是,非全国推行)。
eHR系统在这部分中管理的要点
1、主动添加身份标签,此后进行智能识别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可自动识别员工的属性(如合同类型、年龄、退休状态),对满足豁免社保强制缴纳状况的人员标记“无需社保”并留存法律依据(如劳务协议扫描件)。
2、针对灰色操作进行主动拦截
● 可实时检测“现金补贴替代社保”等违规记录,并强制启动补缴流程,随后追回补贴;
● 可设置为将历史“自愿弃保声明”等类似的电子档案自动作废,并提醒HR复查任务。
案例:某保安公司因与员工签署放弃社保协议,被法院判决支付经济补偿——即便员工曾书面同意,企业仍需100%担责。
为应对该社保新政下的强监管,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可能需要搭建三层防御体系:
1、针对人力资源的全流程进行校验
● 实时进行基数校准:可关联员工的薪酬福利等数据,并强制按照实际工资或者设定工资基数缴费(例如可设置为月薪1.5万者不得按最低基数缴纳);
● 断缴追溯:扫描历史3年记录,对少缴月份自动计算补缴金额及滞纳金。
2、为经济补偿金设置防御措施
● 若员工以“未缴社保”发起离职时,eHR系统可调取补缴记录:若存在未缴月份,实时生成补偿金预算(N倍月薪);
● 离职面谈时主动记录电子存证,证明员工主动离职与非社保相关。
3、主动管控外包的连带责任
● 加入合作方的资质审查模块,要求对方提供相关的资质证据(如果政策允许还对可接相关的数据库)主动标识甚至拦截无劳务派遣资质的供应商;
● 针对工资发放进行监督:可强制要求分包商上传考勤及转账记录,规避欠薪连带责任。
相关法新规尝试着以经济补偿责任为杠杆,堵住企业的社保违规操作缺口,若企业不希望成为新政推行下的牺牲品,不妨在9月1日前及时完成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升级,部署具备核验和预警功能的智能化HR软件,并及时进行历史数据的盘点和清理,例如废止弃保协议,补缴欠缴社保等,并及时叫停无资质的外包,将社保补贴转化为合规成本,努力实现合规的零风险与员工的体验升级,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劳资关系。关于eHR系统在这件事情里面可提供的帮副作用,可能与系统的具体功能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也和不同城市的要求有关。具体的实施过程,不妨直接联系万古科技了解:400-8048-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