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老年员工使用eHR系统等智能化设备需考虑的几类情况

发布时间: 2025年07月11日 分类 :万古发现 文字来源:万古科技

老编今天想要介绍一则劳动仲裁案例,关于老年员工因为不会在线请假,也没办法请别人帮忙的情况下,出现了数日“无故缺勤”,因此被企业解除劳动关系,最终闹上法庭的事。之所以关注到这个案件,除了现在银发族再就业的现象比较普遍之外,也因为关注到老年群体社会化进程中,容易因为不会操作电子设备等硬性原因而受到不公平对待的现象,也发现了一个现实问题:当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等智能化设备在搭建的过程中,未能充分考虑人性化管理的有效性时,也可能为企业造成一些潜在用工风险。毕竟大家都在讲数字化转型,eHR系统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也确实为企业提升效率起到了关键作用,但它在帮助越来越多企业实现合规化管理的同时,也可能因为对某些特殊人群的疏忽,而失去公允。本文将剖析在这起典型案例中,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基于万古科技HR软件的情况,探讨如何通过技术方案助力企业构建更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eHR系统怎么为老年员工提供使用帮助


案件回溯:由老年员工在线请假困境引发的企业赔偿

2023年初,T市某制造企业(以下均以企业A指代)与老员工X女士因为在线请假的事而闹上了法庭。时年59岁的X女士自2012年入职以来,已在车间岗位工作超过十年。2019年,企业A推行数字化管理改革,要求所有员工必须通过企业微信提交请假申请,未按流程操作视为旷工。2023年1月,X女士委托年轻同事协助提交了1月10日至20日的年休假申请并获批准。但休假期间,企业A突然调整春节放假安排,要求X女士所在车间1月28日、29日正常上班。因不熟悉线上操作,X女士分别通过微信和电话向主管说明将延迟至1月31日返岗,并请求返岗后补填请假手续。然而,企业A未明确答复,反而以连续旷工3天为由主动与X女士解除了劳动合同。


该案件前后一共经过了仲裁和两级法院审理,最终判决企业A违法解除劳动关系,需支付X女士赔偿金接近11万元。法院在裁决中强调,X女士不存在旷工故意,企业A也未能证明其违规行为对生产经营造成重大影响,所以解除合同"显失妥当"。案件的整个过程暴露的问题并非单纯的合规漏洞,还有企业A在人力资源管理的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存在的系统性缺陷:


1、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变革缺乏配套的支持体系

首先,企业A在2019年推行线上请假制度时,并未充分考虑员工的数字化能力差异。2022年的《中国老龄群体数字技能现状报告》显示,目前我国50岁以上劳动者中,仅有四成左右能熟练使用智能办公软件。本案企业A既未提供电子化考勤的针对性培训,也未设置过渡期的替代方案,直接将技术门槛转化为管理风险,


2.人事流程未充分考虑管理的适配性

当企业A需要临时调整放假安排时,既未通过eHR系统或者邮件等平台及时向休假员工推送变更的通知,也没有建立适用于应急请假的通道,而X女士的主管在微信工作群中发布的模糊要求("补请假")与X女士的口头申请形成了信息断层,也反映出企业A缺乏"系统留痕+人工确认"的双重保障机制,这是不少“粗放式“管理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


3.缺乏证据意识和及时与员工沟通的机制

在本案中影响法院审理结果的关键在于"企业A是否尽到告知义务"。纵观整个案件始末,企业A既未通过eHR系统或者邮件记录X女士的请假申请,也未书面回复准假结果,导致在诉讼中无法举证。这种"重制度形式、轻执行证据"的管理习惯,已经成为不少劳动争议案件的败诉主因。


4、人力资源数字化过程中未充分考虑老年员工的困境

当下社会数字化进程飞速推进,可老年群体却时常陷入“数字鸿沟”。像本案X女士,因不会操作线上请假系统,遭遇请假和沟通的困境。这让人联想到口罩期间,不少老年人因为不会操作健康码示意导致寸步难行现象,本质都是数字化对老年群体不友好的体现。老年群体对数字设备和线上流程这类电子化管理手段,普遍存在接受慢、学习难的特点,企业若忽视这点并推广数字化管理,极有可能让老年员工陷入“想干好工作,却被工具难住”的尴尬。


老年员工在使用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时可能面临哪些困难


eHR系统如何助力企业规避类似风险

1、通过将人力资源流程数字化实现管理闭环

大部分情况下,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休假考勤管理模块都包含闭环流程,以万古科技的eHR系统为例,休假考勤管理模块数字化闭环的功能体现如下:

● 多渠道申请:可支持移动APP、PC端及线下纸质手续(需要有扫描存档的设备支持,一般不常用,但一些特殊的行业,特殊的人群可能用到),满足不同年龄段员工需求。

● 智能规则引擎:支持自动校验请假时长与可用假期余额,避免人工计算误差;

● 全流程留痕:从申请、审批到变更,所有操作可实时生成电子档案,支持司法举证。


2、为员工赋能并提升风险预警能力

eHR系统在日常的操作中,可通过以下机制降低操作门槛:

● 场景化指引:若企业老龄化员工较多,可针对老年员工设计"一步式"请假流程,并配合语音提示功能,放大文字等操作以供选择。

● 异常行为预警:当员工出现"未按流程请假"等情况时,HR软件可自动向HR发送预警,争取处理时间;

● 培训管理模块:可记录员工数字化技能培训的完成情况,作为制度推行的合规依据。


3、实现由数据驱动的人力资源管理优化

HR软件可通过对员工请假数据的分析,帮助HR及时识别管理薄弱环节,例如:

● 某季度某部门的请假率异常率突增,可能提示排班存在问题;

● 某个特定年龄段员工的线上操作失败率高,需加强针对性培训。


4、充分考虑特殊群体的操作和学习能力

企业在推广eHR系统这类数字化管理方式时,如果企业存在年龄较大的员工,需要充分考虑老年员工的学习和操作能力。可配合的方案通常和企业搭配的人力资源系统的模块有关 ,例如培训模块可针对老年群体开设培训课程,入职管理时新增老年标签,有必要时甚至可增加针对电子化操作能力的测试。


老年员工使用HR软件需要注意的问题


起案件的判决结果其实还蛮具有标志性意义的,法院明确了"数字化管理不能成为排除劳动者权利的工具",所以企业最好及时建立新的管理认知,明白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这类管理辅助软件的核心价值时在于提升管理温度而非增加冰冷的规则,优秀的eHR系统也应当像经验丰富的HR总监一样,在合规框架内充分考虑制度和流程的人性化。而当企业需要推行新制度时,应同步评估员工的适应能力,可采用渐进式的推广策略,避免一刀切式的强制推行。在劳动争议案件中,电子证据的完整性很有可能直接影响判决结果,所以建议企业及时搭建HR软件这类可确保数据存证法律效力管理工具,不仅提升效率,更能助力企业规避用工风险、实现可持续发展。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