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时间: 2025年08月11日 分类 :万古发现 文字来源:万古科技
当某零售企业为5000名员工调整排班规则时,HR部门仅用3天就完成了全员工资的精准核算;某跨国制造企业将月度薪酬计算时间从3天压缩至2小时,错误率下降九成。这些并非理想场景,而是在进入2025年,在薪酬管理自动化方案已经慢慢开始普及的情况下老编收集的案例数据。目前各行各业生存和发展的压力都普遍比较大,在劳动力成本不断攀升,合规化要求又日渐趋严的双重压力下,企业针对薪酬福利管理的智能化方案也已经开启了从设想到行动的趋势。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中的薪酬福利管理模块可以实现用户薪酬核算和发放的便捷性,但eHR系统该怎么配置才能实现薪酬管理自动化的跃进呢?一个HR软件的模块就能实现这个需求嘛?这类自动化方案的成本会不会很高?本文老编就基于万古科技Vantop系统来展开聊聊。
我们先来分析一下传统的薪酬福利管理,是不是已经开始有越来越明显的“雷区”属性,比如HR们是不是还在手工处理考勤表格,每个月是否需要逐项核对员工的绩效数据,是不是需要反复去校验政策的合规性……有数据显示,某零售企业曾因考勤与薪资系统未同步,导致三百多名员工的加班费计算错误,仅仅就单次纠纷的成本就已经过万了。于是在这类非常明显的“痛点”催生下,薪酬管理自动化方案慢慢成了刚性需求。一般大家对此的需求都无外乎以下几点:
● 突破算薪效率的瓶颈:大部分企业的平均算薪周期在3-5天之间,如果遇到周期调薪或政策变动时,这个周期会更长;
● 降低算薪错误导致的风险率:据有关数据显示,有接近七成企业因薪酬福利计算错误导致了企业的相关损失,甚至导致员工满意度下降;
● 冲破薪酬福利管理决策的盲区:这些盲区对于企业的管理至关重要,但却不好获得,例如企业的人力成本占比、某些部门的薪资溢价等指标,特别是缺乏实时的分析并实现薪酬福利管理数据的合理再利用。
1、实现数据的跨模块对接
● 人事合同管理:主要对接员工等级、组织架构、等级情况,岗位调动等数据;
● 休假考勤管理:主要需要抓取打卡记录、加班时段、请假数据等数据;
● 绩效考核管理:主要时获取考核成绩、奖金系数、项目提成、股权激励等参数;
● 人事政策管理:主要需要获取个税起征点、社保基数及专项附加扣除规则等。
2、通过智能化计算实现规则与算法的融合
举例:
而AI算法可以在这个过程中提供动态优化的能力:
● 针对薪酬数据的异常检测:例如可以自动标记薪资波动超阈值(如±30%)的异常数据;
● 进行预测和模拟:例如可以基于历史的数据,预测员工加班成本或政策变动的影响;
● 主动进行风险预警:录入当某地的社保基数低于当地最低标准时,进行主动提示和预警。
3、为企业薪酬福利管理的合规化提供防火墙
● 提供政策库帮助:例如有些eHR系统称其可覆盖全国500+城市的社保公积金规则与税率政策,并支持在政策生效日前自动更新参数。但一般情况下,只需要调用所在城市的规则即可,或者不支持自动更新的,可查找自己城市的数据进行系统更新。
● 存储关键操作并区块链化:针对关键操作,例如薪资调整、规则变更进行存储,甚至实现上区块链存证,确保审计的追溯具备可信度,
● 针对权限的熔断机制:例如HR专员仅可见本部门数据,针对敏感字段进行加密存储。
第一阶段:实现具体事务的自动化(效率提升)
● 实现全流程的闭环管理:举例:考勤数据采集→工资核算→个税申报→银行报盘,消除中间的人工搬运环节。
● 搭建员工的自助平台:实现移动端的查询,例如工资明细、在线申诉,减少HR的60%以上的重复咨询(可能eHR系统本来就有,不用搭建)。
● 效果验证:某企业上线后算薪周期从18小时/月压缩至4小时,错误率降至0.1%以下
第二阶段:强化整个过程的合规管理(属于风险管控)
● 及时进行合规校验:例如检测加班时长是否超法定上限,病假工资是否按基数80%发放;
● 配合审计的追踪:针对eHR系统的全流程操作进行留痕,甚至于员工查询这类操作;
● 主动考虑管理成本的节约:例如有HR软件系统通过三年,帮助企业规避潜在罚金超2亿元。
第三阶段:针对企业的战略决策提供帮助
● 针对薪酬福利提供分析看板:例如可以展示薪资成本占比、岗位竞争力分析等;
● 实现薪酬的动态调整:例如当发现某个团队的薪资竞争力不足时,可及时针对性的调整后核心人才流失率下降45%
● 实现针对某类人事预算的预演:例如仿真模拟不同调薪策略对人力成本的影响。
先进的薪酬管理自动化方案并非单一软件,而是以数据中台为基座、规则引擎为核心、AI算法为驱动(未来趋势)的生态系统,随着企业各种电子化数字化的系统架构越来越成熟,相信其价值也会超越事务性的效率提升,未来甚至可能进化为连接企业关键数据、合规化与人才战略的核心枢纽。在研究中老编也发现了不少使用案例,例如某零售集团将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数据用于门店人效竞赛,直接帮助单店的业绩增幅达到了行业均值的3倍,这也印证了一个趋势——未来企业对于技术探索时,需要关注其效能释放,而且要与管理创新进行深度的融合。未来,在企业选择eHR系统等只能化系统时,需要抉择的不仅仅是“是否自动化”,还需要更深层次的研究其“如何让薪酬福利管理更快地转化为人才竞争实力”。将薪酬数据与战略目标深度绑定,可能帮助企业在未来地人才抢夺战中掌握更多地主动权。更多关于HR软件或者薪酬福利管理系统的管理细节,也欢迎直接联系万古科技了解详情:400-8048-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