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做职业健康检查就裁员导致损失6万
——论如何结合eHR系统避免职业病诉讼

发布时间: 2025年07月09日 分类 :万古发现 文字来源:万古科技

这几年企业裁员的现象比较严重,不少企业也是秉持着合法经营的原则,对员工进行裁员处理,但有些时候一个不小心,遗漏了离职管理中的重要缓解,或者因为缺乏一套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没经过严格的流程化处理,那么也可能会让看似合规的经济性裁员直接演变成违法解除劳动合同。本文老编准备提供一个典型样本,是某服饰公司(以下均以企业A代指)因为主动解除涉及危险作业部门的负责人L先生的劳动合同,而被判定违法解除需要支付赔偿金的案例,为何原本属于程序完备的经济性裁员,却因为一个致命的疏漏不得不支出6万余元的赔偿金?并结合万古科技的相关经验分析到底哪里出了错,以及如果企业A在事先搭建了eHR系统,那么这样闹上法庭并败诉的结果是否可能发生更改?应该怎么弥补这个过程中存在的人力资源管理漏洞,也方便对HR软件感性去的企业了解相关的功能点。


eHR系统怎么防止职业病诉讼


案件重溯:因为一个疏漏,原本程序完备的经济型裁员违规了

六年前的年9月,L先生入职企业A担任某部门的负责人。由于岗位特性,其日常工作需接触多种有毒有害物质,企业A每年也按规定安排其在岗期间的职业健康检查。六年后的12月8日,企业A以经济性裁员为由主动解除了与L先生的劳动合同。尽管企业A声称裁员程序合法合规,却未进行法定的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L先生随后提起劳动仲裁,主张企业A违法解除劳动和她。仲裁委支持其请求,裁决企业A支付赔偿金差额6万余元。企业A不服诉至法院,却再度败诉。法院的判决依据主要为:L先生的岗位属于接触职业病危害的工种,而《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明确规定,从事此类作业的劳动者在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时,用人单位不得依据第四十一条(经济性裁员)解除合同。而一次看似微小的流程疏忽,最终导致企业A付出了6万元的代价。金额虽然不算多,但对于企业信誉造成的损失却是不可估量的。纵观案件发生的始末,暴露出企业A在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一些程序漏洞:


1、表面合规管理,但存在明显认知盲区

公平点说,企业企业A并非毫无合规意识的。例如会每年安排L先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证明企业A了解职业病防治的基本要求。然而,当面临“经济性裁员”这一看似正当的理由时,却陷入了一个致命的误区——认为经济性裁员的合法性可以覆盖其他程序的义务。但事实上法院也在判决中指明了这一点:用人单位安排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是其法定义务,该项义务并不因用人单位进行经济性裁员而予以免除”。


2、人事管理流程断点,暴露低智化管理缺陷

企业A的管理方式折射其人力资源管理存在严重的割裂状态,例如员工在职期间持续进行职业健康检查,但却未与离职流程建立强制关联,将检查沦为了“例行公事”。所以当企业决策层做下裁员决定,并自上而下推动时,执行层面的操作风控节点就容易被忽略甚至跳过。老编查阅了不少卷宗,发现类似的问题其实是普遍存在的。例如C市某企业因未安排已患职业病的员工进行离岗体检,同样被判了违法解除。S省某能源企业因为拒绝提供职业病检查手续,被法院确认与员工存在事实劳动关系……这些案件共同指向一个管理痛点:传统手动管理的人力资源流程,在组织变动时极易出现执行断层。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防止职业病诉讼的方案


eHR系统价值:人力资源管理的程序合规主要的管理方式

1、智能化的人事流程控制,比人工管理更可靠

假设企业A提前部署了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那么本案的走向可能截然不同。因为eHR系统会将关键节点的法律要求,直接转化为不可绕过的操作节点。所以当HR在系统中发起L先生的离职流程时,系统会检测其岗位属性,一旦识别“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标签,立即触发离岗体检的强制流程,否则无法完成解除操作。通过将规则直接置入流程的设计,可以显著弥补人工管理容易造成的漏洞。据2023年人力资源数字化调研数据显示,实施eHR系统的企业,劳动争议败诉率下降超三成,主要原因便是系统规避了八成以上的流程错误。


2、主动存储人事证据,构建企业管理屏障

此案中企业A败诉的另一关键,是无法证明自己已经履行了法定义务。这刚好是专业HR软件在企业管理过程中可以提供的主要价值之一:全流程主动留痕,操作痕迹立等可取。例如:员工未配合的书面记录;企业多次催告的凭证等等。有数据显示,数字证据目前在劳动仲裁中的采信率超过九成,是远远高于纸质记录的。


3、主动预见管理风险,提前搭建预防流程

企业A的案例可以起到的警示作用其实非常明显:职业病防护不是可选项,而是企业必须重视的动态风险管理。那么不妨通过eHR系统等数字化工具主动创建预防机制:

● 岗位风险标签库:自动标记接触毒害、粉尘、噪声等岗位;

● 健康监测日历:提前30天预警在岗/离岗体检节点;

● 伤残关联分析:对职业病高发岗位配置转岗建议机制……

这些功能可以助力企业将被动合规转化为主动防控。


4、为正当的经济性裁员创建数字化合规保障

其实经济性裁员本身是具有法律正当性的,比如某著名的大型电气企业因为跨城搬迁的原因需要大量裁员,因为程序完备最终获得了法院支持。而其成功的关键在于严格执行了这些合规程序:

● 实体合规:真实符合生产经营困难等法定条件;

● 程序合规:提前说明情况、听取意见、劳动部门报告、支付补偿金


而eHR系可以轻松为此提供全流程保障:

● 方案模拟器:计算并校验裁员比例是否符合当地标准;

● 程序清单:生成工会说明、方案公示、部门报备等任务节点;

● 证据归档:实时存储会议记录、签收文件、报送回执等关键证据。


HR软件离职及防止职业病诉讼管理方案


在当下的经营环境下,其实不少企业为了生产效率,会主动牺牲员工的健康权,将职业健康检查视为成本负担,但有数据显示,规范体检的企业职业病诉讼成本反而降低了超过五成。比如某能源企业就以内没有安排员工进行岗前体检,无法证明其矽肺病是入职前罹患的,最终需要承担全部赔偿责任。对于企业管理而言,健康管理投入的本质是风险对冲,而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等数字化工具则可以让这类投入更加精准高效。本文企业A的教训非常深刻,如果离职流程不够科学,那么再完善的经济性裁员方案也可能存在程序漏洞,也希望更多企业可以通过eHR系统降低企业因未流程化管理带来的损失。要知道,未来十年,随着《职业病防治法》的执行越来越严格,健康风险管理可能会成为相关企业用工的大“雷“,也建议这类型企业尽快搭建合适的HR软件,为企业的发展计长远。


Top